这次我们拿到的 Redmi G游戏本2022采用英特尔酷睿 i7-12650H 处理器,搭配 16GB DDR5 双通道内存,以及 16.1 英寸 2560x1600 165Hz 屏幕。
在硬件参数之外,它还能够实现双烤 GPU 95W 持续性能释放,从而满足 2K 网游与许多 1080P/1200P 单机游戏需求。如果你的预算不是很多,那么它可能是你最近的好选择。
今天带来的这部 iQOO 10 Pro ,在骁龙 8+ 平台的基础上,还搭配了 vivo 自研的V1+ 芯片,充电方面更是是全球首发 200W。如今「快」字当头的新品,这款 iQOO 10 Pro 的表现到底如何?
说到搭建家庭影音库,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毕业玩法应该就是组一台多盘位、大容量的 NAS,但成本相信也不是多数人能承受的,所以,本期视频将给大家分享一个不需要 NAS,仅需 OpenWrt 和 PikPak 网盘就能搭建家庭影音库的方案。
我们这次体验的联想小新Air 14 2022采用 i5-1240P处理器,新架构与大小核设计,再加上稳定的 28W 性能释放,让它能够完全满足多页面与多任务的日常使用需求。再加上2A2C,HDMI+SD读卡器的接口配置,以及14英寸1.39kg的机身,确实是一款适合随身携带的产品。
这台 MiraPro 除了尺寸很大,相当于十多个 Kindle,而且作为一款电子墨水屏显示器,实际体验还是超过了我的预期。如果真的有长时间阅读的需求,把它当作副屏,体验其实还 OK,但是这个 8799 元的价格确实太高了。
「没有调好,绝不发布」的小米12S Ultra终于来啦,它的拍照和性能究竟怎么样呢?
作为小米 12 Pro 的换芯产品,小米 12S Pro 采用了台积电 4nm 工艺的骁龙 8+ 移动平台,影像部分还有徕卡加持。最直观的影响,就是玩游戏时功耗与温度都更低,平时使用也不会动不动发热了。与此同时,它还支持 120W 有线充电与 50W 无线充电,比「超大杯」小米 12S Ultra 还要快。
作为iPhone 13 Pro 的首批用户,我用它作为主力机的时间刚好满九个月了。这段时间我的使用体验简单来说就是「失落,但不至于失望」,那本期视频就来跟大家聊聊为什么。
关于这块「真·全面屏」,我们从屏下摄像头、屏幕质量、微缝听筒、边缘防误触,四个方面做了非常详细的体验,结果有好的也有待提升的,那具体怎么样就一起来看看视频吧!
如果你是一位喜欢阅读的观众,那前段时间关于「Kindle 停止中国电子书店运营」的新闻相信一定有所听闻。事已至此,我们还能在哪里支持自己喜爱的书籍呢?本期视频,将给大家分享一些购买正版中文电子书的心得。
近期机圈可真是各种热门话题不断啊,换机周期延长啦,手机厂商造芯片啦,各种黑科技的折叠屏啦,诸如此类。尽管话题不断改变,但或许我们都注意到了,就是现在整个国产手机行业都想去打造属于自己的东西,特别是专注于最底层的「芯片研究」。按照目前的形势,影像芯片就是厂商重点布局的地方,本期视频咱们就来聊聊「双芯」到底能给手机带来怎么样的体验提升。
采用台积电 4nm 工艺,骁龙 8+ 的 CPU、GPU 频率进一步提升,稳定性也更进一步。实际游戏当中,它的功耗变化不大,但是分辨率与帧率都有所提升,体验确实更好。
从 Iris 到最强核显 Radeon 680M,再到 MX550 与 RTX 2050,我们找来了四款比较有代表性的全能本。然后用跑分,以及游戏实测,告诉你今年 618 到底谁更香。
一台售价34万的纯电SUV,想要使唤它,居然还得先叫声「北鼻」?本期电汽局就给大家讲讲:埃安LX Plus的驾驶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