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 Galaxy Z Flip4由于用上骁龙 8+芯片以及将电池提升到3700mAh,这两点让它成为日常用起来非常顺手的机子,但是也别忘了它拥有竖折这一属性,外屏更多的是起到查看状态作用,它更适合一个平时不重度使用手机,偶尔在阳光明媚的下午拍拍美食、拍拍自己之类的。
与英特尔版本相比,我更推荐最近拿到的锐龙版 Xiaomi Book Pro 14 2022,尤其是这台 R7 6800H 版本。凭借内置的 Radeon 680M 核显,它在办公以及影音之外,还能满足许多人对于 3D 游戏的需求。再加上 OLED 屏幕,以及不到 1.4kg 的重量,很适合随身携带使用。目前 5999 元的价格我认为还可以,不过月底就要回到 6999 元的日常价了。所以想要入手的话建议尽快,不然就要等后续的打折了。
时隔一年 我们熟悉的石头G10系列又全新到来!G10 Plus现在终于有了同旗舰款一致的 5100Pa大吸力以及旗舰同款的 3D 结构光测距、最新的 RRmason 9.0 算法让整体使用体验变得更舒适了与此同时,G10 Plus同样可以自动回洗拖布,拖布的清洁效果实测相当可以 轻松当甩手掌柜的水平,在装配配件之后还可以自我烘干,让你每次回家都能看到干净整洁的地面。
只是简单粗暴地将屏幕增大至12.4英寸吗?为了提升体验,小米带来了哪些巧思设计?相比11英寸的小米平板5 Pro,在配置与功能上又有什么不同?搭配键盘式保护壳,作为生产力工具的使用体验怎么样?关于小米平板5 Pro 12.4英寸的方方面面,看完上手就能了解。
随着 Redmi K50 电竞版,K50 和 K50 Pro 的发布,我本以为 K50 宇宙产品就告一段落了,有点遗憾的是少了个综合体验全部拉满的 Pro+ 版本,但没想到这款拥有最硬核性能释放的 K50 至尊版登场了,我知道大家想要聊什么,那就跟着本期视频去更深入了解一下吧。
在小米 MIX Fold 2 发布之前,如果有人问我「买哪部折叠屏」,我大概会推荐 vivo X Fold,但它没有解决大屏折叠手机厚重的问题,而小米 MIX Fold 2 ,打的就是轻薄这一点。
首发搭载HarmonyOS 3的华为MatePad Pro,是如何解决横屏生态问题的?平行视界对于实际体验到底有多大的提升?我们采访了5个不同职业的人,听听他们怎么说……
随着骁龙 8+ 的到来,各厂商也开始聚焦在这款新的旗舰 SoC 上,用户们被火龙支配的恐惧似乎要成为过去了。今天,我们要评测的产品也搭载了骁龙 8+,而且还是一加旗下首款搭载的产品,那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款一加 Ace Pro 的表现究竟如何吧。
之前我在测华硕的 ROG 6 Pro 的时候,就发现可以一直把手机放在「平衡模式」,那其他厂商的机子对于均衡模式和性能模式的调校又是怎样的呢?这次给大家找来了比较有代表性的三台机子测了测。你平时又会让手机处在那种模式呢?
一次偶然的聚会,让沃兹看到了个人电脑的曙光。自信的沃兹凭着儿时积累的电子学知识,在车库里鼓捣出了一台用木头板子包裹着的电脑。这台电脑就是苹果公司的发家之作——Apple I 个人电脑。
苹果的两位创始人在童年时期掌握的电子学知识,为他们的恶作剧提供了便利。乔布斯和沃兹两名天才儿童相识后,在“恶作剧”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他们一个负责做恶搞的产品,一个负责卖向市场,这就是苹果最早期的合作模式了。
这一次我们拿到了华为MateBook X Pro 2022微绒典藏版,它采用了全新镁合金机身,重量仅为 1.26kg;表面还采用了微弧氧化工艺,带来了更好的质感与触感。配置方面,全系升级到 12 代酷睿处理器,LPDDR5 内存,并通过了 Evo 认证,最高还拥有 1TB MVMe 固态硬盘,支持丰富的跨屏功能。不仅配置到位,容量够用,也能摆脱「体验孤岛」的尴尬。最后,它还拥有独创的多屏同色、AI 纪要等技术与功能,我认为是挺好玩的,大家也可以去线下体验一下。
vivo Y77 评测:一款长续航加80W快充的千元机
关于这台 ROG 6 Pro 的性能表现或者机身温度,我相信大家应该已经看过不少测试了。在用了它一段时间后,最让我想讲的其实不是它的这些表现,反而是它的个性化程度,也就是可以让用户自定义的选项的数量。这台手机不管是硬件外设,还是自身系统的软件,都可以算是我见过的所有手机中,自定义程度最高的一台了,没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