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不是老司机!车圈里的这些“梗”你都知道哪些?

lijianrong | 2020-11-12 16:24

如今这年头,隨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幽默细胞,也获得了激发,大家都越來越会玩儿了!

身边许多朋友简直就是天生段子手,总能整合出一堆莫名其妙的笑点來调侃,就连车都不例外!也正因为这些拥有幽默細胞的车主,车迷,咱车友圈才流传出越來越多搞笑的名梗。

今天局长就來盘点一下這些梗,看看你能知道多少?

“洗浴”

这么多年过去了,凯迪拉克和洗浴的关系依旧没有撇清。我知道,比起“追高铁”、“优惠大”,在座的各位对“洗浴”可能更感兴趣。

其实局长身边有好几个凯迪拉克车主,我没有发现他们天天往洗浴城跑,路边撸串的脏摊倒是没少去。其实凯迪拉克与洗浴绑定在一起,还得从2016年的一个报告说起。

2016年,高德地图发布了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分析城市交通就分析吧,高德地图最后还利用大数据对各品牌的车主行为进行了展示。结果显示,奔驰、宝马、奥迪、雷克萨斯、沃尔沃、英菲尼迪的车主无非就是买买买、吃吃吃、逛逛逛,而到凯迪拉克这里就成为很单一的“洗浴推拿场所”。话说,好歹也列一个饭馆什么的呢,天天洗谁受得了?

下次有人问局长为什么没有买凯迪拉克。我会回答,不是因为牌子不硬,不是因为动力不强,不是因为配置不高,不是因为优惠不大,只是因为我还没有选好浴袍。

不过从这两年来看,凯迪拉克的产品越来越向年轻消费市场靠拢,产品力也不断提升。无论是CT4还是CT5都将核心消费群体定位在年轻一代消费者身上,告别了“油腻”的大叔,凯迪拉克“洗浴王”的帽子该摘掉了吧。

 

“灯厂”

没错,说的就是奥迪。

这个梗源自于奥迪对车灯的不懈追求。

奥迪是最早使用氙气大灯的,也是最早使用LED日行灯的厂商,其通过参加耐力赛,更是让他们的车灯技术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首先耐力赛不像我们熟悉的方程式赛车比赛,可以保证在白天进行。

一些顶级的耐力赛赛事,比如赛百灵12小时,小勒芒或者是勒芒24小时,都需要要在晚上进行,所以车灯在这类赛事中就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为常胜之师的奥迪,在这方面的投入当然是不会少。

从2009年的R15 TDI开始,他们就率先使用先进的LED大灯,覆盖范围以及照射距离相比上代的R10 TDI有非常大的进步。

到了2011年的R18 TDI再一次升级,把照射距离提升了1倍。

2014年,更是直接使用上当时独一无二的矩阵式激光大灯。

虽然奥迪现在退出了世界耐力锦标赛赛场,但其在车灯技术的研发力度上并没有减弱。

比如奥迪A8上的这款智能矩阵大灯,它可以根据道路实际情况自动调节照射需要观察的目标,从而避开路牌,行人,对向来车等不需要照射的目标。

可以说,奥迪在“灯厂”的道路上从没踩过刹车。就有段子说,“勒芒耐力赛中,别人是来比赛的,奥迪是来比灯的”。所以,这就是奥迪退出勒芒的原因么?

“买发动机送车”

相信不用猜都知道是说本田了。

本田作为一家以摩托车起家的汽车公司,确实有它的独特之处。

1954年,战争仅仅过去10年,当时本田创始人本田宗一郎决心要参加当时被欧洲人统治的曼岛TT赛事,最终花费了5年时间打造出他们的第一辆摩托赛车RC142。

两年后,本田顺利拿下第一个曼岛TT的冠军,一直到现在,得到过无数赛事总冠军和分站冠军。

然而他们并不满足于摩托车世界。

1964年,他们打造出第一款F1赛车RA271,这是F1赛场上的第一辆日本赛车,它配备了1.5升V12发动机。并一直参赛到1968年。

1983年,停歇25年后的本田以引擎供应商身份回归F1,随后统治了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F1赛场。

正是由于在赛场上取得的宝贵经验,他们觉得要将这些先进经验反哺到量产车发动机技术上。比如在1971年诞生的CVCC(复合涡流调整燃烧方式)发动机,通过巧妙的设计达到分层燃烧的目的,从而实现最大的燃油经济性,加上在当时石油危机的大背景,该发动机让本田顿时名声大噪。

不过最牛逼的还是后来的VTEC。

该系统通过使用两套不同的凸轮,在不同的转速工况下使用不同的气门升程,从而减少了配气系统设计上的妥协。

随后该技术用在了本田旗下性能系列Type R上,打造出B18C,F20C,B16B等一系列名机,这些发动机高转,高升功率的特性,让本田的“红头”发动机成为了车迷心中的神。

不过有同学会问,买发动机送车的话,那是不是车的底盘很糟糕啊?

呃。。。当然不是,像NSX(NA1/2)跟S2000这样的性能车,底盘的表现是相当出色的,比如初版NSX使用了全铝底盘,加上车神塞纳在调教上的帮助,在性能表现上跟同时期的法拉利348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时至今日,虽然高转红头发动机已成往事,但本田对于发动机的追求仍然在持续。

比如现在的L系列发动机,仍然是市场上最热门的发动机之一。

“上坡不跟汉兰达,下坡不超凯美瑞”。

这个老梗局长在10年前就已经听过了,不知道年轻一点的童鞋有没有印象。

“上坡不跟汉兰达”源自2009年。当时浙江一位汉兰达车主欲冲上一个30°左右的斜坡,结果前轮不断打滑还溜车。

但现款汉兰达已经通过更换了动力总成和大量轻量化设计解决了这一问题。

至于“下坡不超凯美瑞”则起源于2008年的“凯美瑞刹车门”,产生的原因是2008年3月3日前生产的凯美瑞真空助力泵密封胶圈因设计问题,在极端环境下使用,有一定的几率会出现胶圈裂口,导致刹车踏板变硬、出现漏气异音、发动机故障灯亮等情况。

不过凯美瑞的真空助力泵密封胶圈的设计问题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经解决,老款车型也已完成召回并免费更换了相关部件。

“小偷不偷马自达”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梗衍生出两个含义。

早年是寓意马自达的车不好卖,连偷车贼都不光顾。后来大家觉得马自达发动机的声音比较大,偷车贼一着车就会被人发现。

80年代末90年代初,刚成立的海南汽车厂经营困难,后与迫于扩张的马自达一拍即合,成立我们熟知的海南马自达。当时生产了多款比较经典的车型比如929,323,MPV等,但苦于没有汽车生产许可证,导致其所生产的车并不能卖到全国,只能在海南省内通行,虽然有少量流到了其它省份,但总体来说销量还是很低的。

由于海南马自达汽车没法在全国销售,加之马自达技术方面支持不到位,所以最后只能生产组装一些老旧车型,导致公司在90年代末濒临倒闭的地步。

踏入21世纪,海南汽车厂跟一汽集团进行合作,之后有了我们熟知的一汽海南马自达。值得一提的是,2001年5月一汽海南马自达推出MPV车型普力马,当时仅7个月时间就实现了产销超过10000台的成绩,在当时可谓风头无两。

2002年7月,一汽海南马自达对第八代马自达323进行国产,改名为福美来,在当年,这款车与别克凯越,现代伊兰特并称为中国车市“新三样”。

2006年底,双方合作到期,一汽海马不再拥有马自达品牌的使用权。最终海南马自达消失在了我国汽车历史舞台上,而重新登场是现在我们熟悉的海马汽车。而马自达则分为一汽马自达与长安马自达。

在今年的1-6月,马自达品牌在中国市场销量为97330台。其中,一汽马自达销量为40379台,长安马自达销量为56951台。虽然跟别克,大众之类的有一定的差距,但销量证明了马自达卖不好,已经成为历史。

至于发动机声音问题,在马自达车友圈倒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这个问题主要是出现在发动机冷启动的时候,但根本问题出在哪,目前仍无从考究,因为不同车异响的程度不同,具有较大的随机性。

有些说法是装配问题,有些说法是说由于马自达创驰蓝天技术具有高压缩比的特性,导致发动机产生爆震。

在近一两年,这个异响问题延伸到了车身的部件上,有很多车主反映在A柱,B柱上会有恼人的噪声,即使是返厂维修,也是无补于事,而且主要是一汽马自达的相关车型。有业内人士称极有可能是由于焊接精度不高或者焊接工艺不完善所造成的。

“中石油中石化重要战略合作伙伴”

纳智捷的梗确实有点多,我这里就简单列举几个。

“中石油中石化重要战略合作伙伴”,“纳智捷不熄火,油箱永远加不满”,“今年油价下跌的最大赢家——纳智捷”。。。

虽然有较大的夸张成分,但也直接反映了纳智捷那过高的油耗。那在现实中,纳智捷的油耗高到什么程度呢?

这里我们选择纳智捷大7 2.2T四驱旗舰型作为例子,我们来看一下官方油耗指标与其它竞品的对比(下图),毫无疑问,这是偏高的。

后来有车主分别在高速路,国道以及城市道路对大7 SUV进行油耗测试,分别录得的油耗为13.6升/百公里,14.3升/百公里以及14.9升/百公里。

要知道宝马760Li xDrive在这三种情况下的平均油耗仅为14.9升/百公里。但它装载的却是V12!V12!V12发动机!大7 SUV只是一台普普通通的4缸发动机。

当然纳智捷的问题还不止油耗,车的可靠性也是不咋地。

有网友戏称:“纳智捷的4S都是靠修车养活的。”

这一点也不假,今年的1-5月份,纳智捷总共就卖了43台车。由此产生另外一条梗,“纳智捷的54321”,5个月卖43辆,2手车没人要,1线周杰伦代言。

同时车主们也经常吐槽其行驶中水箱破损、发动机熄火、断轴等品质问题。正是因为有那么多问题,纳智捷旗下的车型让二手车市场闻风丧胆。

68